在上一篇, 提及騎士的主力球員被命運作弄, 大多傷患纏身導致球隊被迫重組。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騎士一位名大於實的球員, 大前鋒Danny Ferry。
延伸閱讀: 騎士的連環不幸事件, 摧毀了黃金一代
在90年代初, 騎士不惜以得分後衛Ron Harper(對, 正是公牛96-98三連冠時的先發後衛Ron Harper)交換Ferry加盟, 年輕時的Harper是攻守俱備, 平均每場取得超過20分得分好手。可是球隊當時看中了Ferry的潛力, 把Harper用作最大交易籌碼, 並立即與Ferry簽下十年合約, 事後看來卻是騎士不能挑戰公牛的最大缺失。
Ferry加盟騎士後的表現跟預期有落差, 與球隊原有好幾位得分能手不能配合, 加上Ferry的「Stretch 4」射手風格在當時的NBA並不吃香, 導致發展有局限。即使職業生涯大部份時間都效力騎士, 但卻一直只是配角型球員。
但同一時間, 騎士也有幾位年輕球員崛起成為主力, 當中包括了控衛Terrell Brandon和大前鋒Tyrone Hill。
身型細小, 只有5呎11吋高的Brandon, 在騎士90年代初期是控衛Mark Price的主要替補。直至Price受傷缺陣, Brandon把握機會逐漸展現光芒, 更是球隊在94-95年傷兵滿營下得以打進季後賽的最大功臣, 其出色表現促使球隊在95年把Price送到子彈, 確立了Brandon的地位。其後, Brandon的表現更進一步, 成為騎士的進攻命脈, 更入選了明星賽。
大前鋒Tyrone Hill進攻技巧缺乏, 但藉著健碩的身型和出色的防守, 在傷兵滿營的騎士內線成為支柱。加上全能小前鋒Chris Mills和另一位防守力超卓和外投穩定的得分後衛Bobby Phills, 成為90年代中後期騎士的先發。後來, 騎士在選秀會選上Vitaly Potapenko, Zydrunas Ilgauskas兩位歐洲中鋒, 主力替補彈弓人Bob Sura, 組成了實而不華的陣容。
可是, 這一代的騎士大部份主力都是藍領球員, 進攻力顯然不足。因此時任主教練的Mike Fratello, 便打造了不一樣的籃球風格: 以極緩慢的進攻節奏和鐵血防守組成的「實用籃球」。球隊在94-95至96-97的三個球季, 得分和進攻節奏都是全聯盟最低, 但失分和防守上卻是聯盟最佳。而球隊的成績雖然及不上90年代初期, 但仍足以打進季後賽。以成績的角度來說, 已有交代。
年份得分失分每48分鐘回合數
94-95 90.5(27)89.8(1)84.8(27)
95-9691.1(28)88.5(1)82.3(29)
96-9787.5(29)85.6(1)82.9(29)
(資料來源: basketball-reference.com)
註: 94-95球季NBA只有27隊, 95-96球季起增加至29隊
可是, 這種極為沉悶的籃球風格, 觀賞性並不高, 球迷和球會高層都有微言, 而球隊在96-97球季的最後一天保不住季後賽資格後, 兩位主力Mills和Phills都以自由身轉投其他球隊, 球隊高層也按捺不住要重組球隊。
在97年休季, 碰巧明星大前鋒「雨城天王」Shawn Kemp與超音速的合約談判破裂, 最終騎士把Hill和Brandon作交易籌碼, 成功交易了Kemp, 在當時也是十分轟動的消息。
而Kemp也不負所託, 成為騎士的新標誌, 加上兩位年輕後衛Derek Anderson和Brevin Knight等有不俗表現, 最終帶領球隊重返季後賽。可是Kemp其後卻因場內外問題表現大幅滑落, 騎士也在不久正式步入重建, 直至2003年選上超級新人LeBron James。
延伸閱讀: 騎士的連環不幸事件, 摧毀了黃金一代
在90年代初, 騎士不惜以得分後衛Ron Harper(對, 正是公牛96-98三連冠時的先發後衛Ron Harper)交換Ferry加盟, 年輕時的Harper是攻守俱備, 平均每場取得超過20分得分好手。可是球隊當時看中了Ferry的潛力, 把Harper用作最大交易籌碼, 並立即與Ferry簽下十年合約, 事後看來卻是騎士不能挑戰公牛的最大缺失。
Ferry加盟騎士後的表現跟預期有落差, 與球隊原有好幾位得分能手不能配合, 加上Ferry的「Stretch 4」射手風格在當時的NBA並不吃香, 導致發展有局限。即使職業生涯大部份時間都效力騎士, 但卻一直只是配角型球員。
但同一時間, 騎士也有幾位年輕球員崛起成為主力, 當中包括了控衛Terrell Brandon和大前鋒Tyrone Hill。
身型細小, 只有5呎11吋高的Brandon, 在騎士90年代初期是控衛Mark Price的主要替補。直至Price受傷缺陣, Brandon把握機會逐漸展現光芒, 更是球隊在94-95年傷兵滿營下得以打進季後賽的最大功臣, 其出色表現促使球隊在95年把Price送到子彈, 確立了Brandon的地位。其後, Brandon的表現更進一步, 成為騎士的進攻命脈, 更入選了明星賽。
大前鋒Tyrone Hill進攻技巧缺乏, 但藉著健碩的身型和出色的防守, 在傷兵滿營的騎士內線成為支柱。加上全能小前鋒Chris Mills和另一位防守力超卓和外投穩定的得分後衛Bobby Phills, 成為90年代中後期騎士的先發。後來, 騎士在選秀會選上Vitaly Potapenko, Zydrunas Ilgauskas兩位歐洲中鋒, 主力替補彈弓人Bob Sura, 組成了實而不華的陣容。
可是, 這一代的騎士大部份主力都是藍領球員, 進攻力顯然不足。因此時任主教練的Mike Fratello, 便打造了不一樣的籃球風格: 以極緩慢的進攻節奏和鐵血防守組成的「實用籃球」。球隊在94-95至96-97的三個球季, 得分和進攻節奏都是全聯盟最低, 但失分和防守上卻是聯盟最佳。而球隊的成績雖然及不上90年代初期, 但仍足以打進季後賽。以成績的角度來說, 已有交代。
年份得分失分每48分鐘回合數
94-95 90.5(27)89.8(1)84.8(27)
95-9691.1(28)88.5(1)82.3(29)
96-9787.5(29)85.6(1)82.9(29)
(資料來源: basketball-reference.com)
註: 94-95球季NBA只有27隊, 95-96球季起增加至29隊
可是, 這種極為沉悶的籃球風格, 觀賞性並不高, 球迷和球會高層都有微言, 而球隊在96-97球季的最後一天保不住季後賽資格後, 兩位主力Mills和Phills都以自由身轉投其他球隊, 球隊高層也按捺不住要重組球隊。
在97年休季, 碰巧明星大前鋒「雨城天王」Shawn Kemp與超音速的合約談判破裂, 最終騎士把Hill和Brandon作交易籌碼, 成功交易了Kemp, 在當時也是十分轟動的消息。
而Kemp也不負所託, 成為騎士的新標誌, 加上兩位年輕後衛Derek Anderson和Brevin Knight等有不俗表現, 最終帶領球隊重返季後賽。可是Kemp其後卻因場內外問題表現大幅滑落, 騎士也在不久正式步入重建, 直至2003年選上超級新人LeBron James。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