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allas Mavericks - Cooper Flagg (Duke, F, 6-8)
背景: Cooper Flagg 是2025年選秀的狀元,來自杜克大學,被視為頂級雙向球員,18歲即展現出成為NBA未來門面的潛力。
優點:
頂級雙向能力: Flagg 是選秀中最出色的進攻與防守球員,防守端能主導比賽,擅長進行封阻投籃與全面防守(場內外皆可)。
多功能性: 能打小前鋒或大前鋒,傳球能力出色,能提升隊友表現,同時具備穩定的外線投射。
高競技性與領導力: 以積極態度與高籃球智商著稱,能立即影響比賽,適合成為達拉斯未來的核心。
年輕且潛力無限: 僅18歲,作為杜克歷史上第五位狀元,成長空間巨大。
缺點: 進攻端仍需打磨: 雖然投籃能力不錯,但需要更穩定的三分命中率與進攻手段來應對NBA級別的防守, 同時看見他現時進攻太過於只靠其天賦的能力。
體型稍顯單薄: 雖然身高6-8,但可能需要增重以應對NBA內線的強硬對抗。
壓力與期望: 作為狀元與高關注度球員,需適應高壓環境,特別是在盧卡•當錫交易後的達拉斯。
總評: Flagg 是罕見的即戰力與長期潛力兼備的球員,適合帶領達拉斯進入下一個時代,預計只要其自信心足夠, 很快可以成為球隊攻防的主力。
等級:A+
2. San Antonio Spurs - Dylan Harper (Rutgers, G, 6-6)
背景: Harper 是來自Rutgers大學的得分後衛,以進攻火力聞名,被馬刺選為第二順位,與文班耶馬等人組成年輕核心。
優點:
得分爆發力: 於大學時連續對陣Notre Dame(36分)與Alabama(37分)展現頂級得分能力,擅長高難度投籃。
進攻全面性: 能打多個位置,傳球與組織能力出色,適合馬刺的進攻體系。
高籃球智商: 在大學時展現領導力,能在關鍵時刻承擔進攻重任。
年輕潛力: 僅19歲,具備成為全明星級別後衛的潛力,與文班耶馬的搭配令人期待。
缺點:
防守端限制: 非頂級運動能力者,防守端可能難以對位NBA級別的快速後衛。 與現有核心的適配性: 馬刺已有De'Aaron Fox與Stephon Castle,後場擁擠可能影響Harper的發展空間。
投籃穩定性: 雖然得分能力強,但外線投射的穩定性仍需證明。
總評: Harper 是進攻端的頂級天賦,與文班耶馬的長期搭配潛力巨大,但需在防守端進步以成為全能球星。
等級:A
3. Philadelphia 76ers - VJ Edgecombe (Baylor, G, 6-5)
背景: Edgecombe 是來自Baylor的後衛,以速度與得分能力著稱,被76人選為第三順位。
優點:
運動能力與速度: 擁有出色的爆發力與速度,能輕鬆切入籃下,創造得分機會。
得分潛力: 在比賽中展現得分爆發力,擅長快攻與高難度終結。
防守潛力: 具備防守多個位置的能力,適合76人的競爭性陣容。
年輕潛力: 作為新生,未來發展空間大,與Embiid與Maxey的搭配令人期待。
缺點:
投籃不穩定: 外線投射需要進一步開發,否則可能限制其進攻多樣性。
經驗不足: 作為年輕球員,需時間適應NBA的比賽強度與戰術要求。 決策能力: 在高壓環境下的傳球與決策能力仍需提升。
總評: Edgecombe 是高風險高回報的選擇,若能開發投射與組織能力,可能成為76人的關鍵拼圖。
等級:B+
4. Charlotte Hornets - Kon Knueppel (Duke, G/F, 6-6)
背景: Knueppel 是Duke大學的得分手,以高效投射聞名,被黃蜂選為第四順位,填補後場得分需求。
優點:
頂級投射: 是選秀中最出色的射手之一,擅長三分與中距離投籃,效率極高。
高效率得分: 在杜克展現多樣化得分能力,能適應多種進攻角色。
適配性強: 與Lamelo Ball與Brandon Miller搭配,能提供外線火力與空間。
籃球智商: 擅長與隊友配合,決策能力出色,適合黃蜂的進攻體系。
缺點:
防守能力有限: 非頂級運動能力者,可能難以對位NBA頂級側翼。
進攻創造力: 更多是角色球員而非主要進攻發起者,需依賴隊友創造機會。 體型限制: 雖然6-6,但在側翼位置可能需要增強對抗性。
總評: Knueppel 是黃蜂急需的外線射手,能立即提升球隊進攻火力,但防守端需進步。
等級:A-
5. Utah Jazz - Ace Bailey (Rutgers, F, 6-8)
背景: Bailey 是Rutgers大學的側翼球員,以得分爆發力聞名,儘管選秀前有爭議(不願參加某些球隊試訓),仍被爵士選為第五順位。
優點:
得分爆發力: 於大學時展現頂級得分能力,擅長高難度投籃。
運動能力: 作為6-8的側翼,擁有出色的爆發力與空中作業能力。
潛力巨大: 被認為是選秀中潛力最高的球員之一,若能完善技術,可能成為全明星。
自信心: 擁有超強的得分自信,適合爵士重建中的進攻角色。
缺點:
選秀爭議: 不願參加某些球隊試訓,可能影響球隊對其態度的評價。
技術粗糙: 過多依賴中距離投籃(半場投籃中超過一半是中距離,命中率僅36.4%),三分與防守需大幅提升。
防守問題: 防守意識與技巧需改進,否則可能成為弱點。
總評: Bailey 是高風險高回報的選擇,若能克服技術與防守問題,可能成為爵士的明星球員。等級:B+
6. Washington Wizards - Tre Johnson (Texas, G, 6-5)
背景: Johnson 是Texas大學的得分後衛,以進攻火力著稱,被巫師選為第六順位。
優點:
得分能力: 擅長高難度投籃與關鍵時刻表現,被認為是選秀中最具得分爆發力的後衛之一。
投籃技術: 擁有流暢的投籃動作,適合作為巫師的外線火力點。
進攻多樣性: 能通過運球創造投籃機會,適合現代NBA的進攻體系。
缺點:
防守端問題: 非頂級運動能力者,防守端可能難以對位快速後衛。
效率問題: 在大學時期投籃效率不夠穩定,需提升命中率。
體型限制: 6-5的身高在得分後衛中不算突出,可能在對抗中吃虧。
總評: Johnson 是巫師進攻端的重要補充,但需提升防守與效率以有機會可以成為長期核心。
等級:B
7. New Orleans Pelicans - Jeremiah Fears (Oklahoma, G, 6-3)
背景: Fears 是Oklahoma大學的年輕後衛,以速度與創造力聞名,塘鵝通過交易上行選中他。
優點:
速度與創造力: 擁有出色的速度與控球能力,能在場上創造進攻機會。
年輕潛力: 僅18歲,作為選秀中最年輕的球員之一,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傳球視野: 能為隊友創造機會,適合塘鵝的快節奏進攻。
缺點:
投籃不穩定: 外線投射與得分效率需要提升,否則可能限制其進攻影響力。
防守經驗不足: 年輕且體型較小,可能在防守端被針對。
交易風險: 塘鵝為選他放棄未來的首輪簽,選擇是否值得仍需時間檢驗。
總評: Fears 是高潛力選擇,但需時間開發投籃與防守,塘鵝的交易策略可能具風險。 等級:B
8. Brooklyn Nets - Egor Demin (BYU, G, 6-8)
背景: Demin 是來自BYU的俄羅斯球員,以身高與傳球能力著稱,籃網以重建為目標選中他。
優點: 身高與傳球: 作為6-8的控衛,是選秀中最好的傳球手之一,能組織進攻並提升隊友表現。
多功能性: 能防守側翼並參與進攻多個環節,適合現代NBA的多功能需求。
年輕潛力: 作為青少年球員,擁有長期發展空間,可能成為明星球員。
缺點:
投籃問題: 外線投射與得分效率不佳,需大幅改進以成為全能球員。
防守適應性: 雖然有身高優勢,但199磅的體型較單薄,需增重以應對NBA防守。
高風險選擇: 作為重建球隊的選擇,Demin的潛力與不確定性並存。
總評: Demin 是籃網重建中的高潛力選擇,但需克服投籃與防守問題。
等級:B
9. Toronto Raptors - Collin Murray-Boyles (South Carolina, F, 6-7)
背景:2025年NBA選秀首輪第9順位由多倫多速龍選中,是South Carolina校史第二高順位(僅次於1972年Tom Riker,第8順位)。
優點 :
頂級防守:Murray-Boyles被譽為2025年選秀中最出色的防守者之一,擁有7英尺1英寸的臂展和出色的防守直覺,能防守多個位置(1-5號位)。他在大學場均1.5抄截和1.3封籃,防守效率值100.4(SEC第15),能通過快速的手部動作和定位破壞對手進攻。
禁區得分:他擅長低位進攻,利用力量、腳步和柔和手感 (場均58.6%命中率,SEC第一)欺負較小防守者或繞過較慢的大個子,特別在籃下終結和造犯規方面表現出色
。
傳球與組織:作為前鋒,他場均2.4助攻(隊內第二),在低位、肘區和擋拆中展現出色的傳球視野,擅長短距離滾動傳球和手遞手配合,能為隊友創造機會。
籃板與拼搶:他積極搶板(場均8.3籃板,進攻籃板率9.7%,防守籃板率26%),憑藉力量和對球落點的嗅覺在籃板爭奪中占優,尤其在進攻籃板創造二次機會。
比賽態度:Murray-Boyles以高強度和無私打球聞名,他的防守拼勁和團隊精神受到教練和球探的高度評價,適合速龍強調防守和集體的球隊文化。
缺點:
外線投射不足:Murray-Boyles的外線投射是最大決點,三分命中率僅得26.5%,罰球命中率70.7%,缺乏遠射威脅可能限制他在NBA的進攻空間。
身材限制:他身高6英尺6.5英寸(裸足),於大前鋒或中鋒屬於偏矮,雖然7英尺1英寸的臂展和239磅的體重有所彌補,但缺乏頂級爆發力和垂直彈跳(最高垂直彈跳34.5英寸),可能會難以對抗更高大的NBA內線。
失誤問題:他場均2.4次失誤,部分源於高使用率下的草率傳球或面對NBA級防守時的進攻創造不足,需提升決策能力。
位置模糊:作為”雙能前鋒”,他在NBA的定位尚未明確,可能作為小球中鋒更有效,但需要與地板拉開型的大個子搭配以保持進攻空間。
總評:
Collin Murray-Boyles是2025年選秀中防守潛力頂尖的雙向前鋒,
他的力量、籃板和傳球能力使他成為速龍重建中的理想拼圖。
他的防守多功能性和比賽態度讓他有望迅速融入NBA,
尤其在速龍強調防守的體系下。
然而,他的外線投射和身材限制可能影響其即戰力和長期天花板。若能改善投射並適應小球中鋒角色,他有潛力成為類似Draymond Green的防守核心和組織前鋒;
若投射無法進步,他可能局限於角色球員,類似Grant Williams的定位。
速龍的年輕陣容(Scottie Barnes、RJ Barrett等)為他提供了發展空間,
他的防守能力和團隊打法將幫助球隊建立新身份,但需要在進攻端尋找明確角色。 等級:B
10. San Antonio Spurs - Carter Bryant (Arizona, F, 6-8)
背景: Bryant 是Arizona大學的側翼,以3&D潛力聞名,被馬刺選中。
優點:
3&D潛力: 擁有7英尺臂展,防守多功能,能防守多個位置,同時三分命中率達37.1%。 適配性強: 與文班耶馬的搭配,能提供空間與防守支持。
年輕潛力: 僅19歲,具備成為長期3&D側翼的潛力。
缺點:
進攻角色有限: 目前主要作為終結者,缺乏自主進攻能力。
即戰力不足: 大學時期多為替補,需時間適應NBA強度。
投籃穩定性: 三分投射雖有潛力,但需證明其穩定性。
總評: Bryant 是馬刺長期計劃中的理想拼圖,但需時間成長為穩定角色球員。
等級:B
背景: Cooper Flagg 是2025年選秀的狀元,來自杜克大學,被視為頂級雙向球員,18歲即展現出成為NBA未來門面的潛力。
優點:
頂級雙向能力: Flagg 是選秀中最出色的進攻與防守球員,防守端能主導比賽,擅長進行封阻投籃與全面防守(場內外皆可)。
多功能性: 能打小前鋒或大前鋒,傳球能力出色,能提升隊友表現,同時具備穩定的外線投射。
高競技性與領導力: 以積極態度與高籃球智商著稱,能立即影響比賽,適合成為達拉斯未來的核心。
年輕且潛力無限: 僅18歲,作為杜克歷史上第五位狀元,成長空間巨大。
缺點: 進攻端仍需打磨: 雖然投籃能力不錯,但需要更穩定的三分命中率與進攻手段來應對NBA級別的防守, 同時看見他現時進攻太過於只靠其天賦的能力。
體型稍顯單薄: 雖然身高6-8,但可能需要增重以應對NBA內線的強硬對抗。
壓力與期望: 作為狀元與高關注度球員,需適應高壓環境,特別是在盧卡•當錫交易後的達拉斯。
總評: Flagg 是罕見的即戰力與長期潛力兼備的球員,適合帶領達拉斯進入下一個時代,預計只要其自信心足夠, 很快可以成為球隊攻防的主力。
等級:A+
2. San Antonio Spurs - Dylan Harper (Rutgers, G, 6-6)
背景: Harper 是來自Rutgers大學的得分後衛,以進攻火力聞名,被馬刺選為第二順位,與文班耶馬等人組成年輕核心。
優點:
得分爆發力: 於大學時連續對陣Notre Dame(36分)與Alabama(37分)展現頂級得分能力,擅長高難度投籃。
進攻全面性: 能打多個位置,傳球與組織能力出色,適合馬刺的進攻體系。
高籃球智商: 在大學時展現領導力,能在關鍵時刻承擔進攻重任。
年輕潛力: 僅19歲,具備成為全明星級別後衛的潛力,與文班耶馬的搭配令人期待。
缺點:
防守端限制: 非頂級運動能力者,防守端可能難以對位NBA級別的快速後衛。 與現有核心的適配性: 馬刺已有De'Aaron Fox與Stephon Castle,後場擁擠可能影響Harper的發展空間。
投籃穩定性: 雖然得分能力強,但外線投射的穩定性仍需證明。
總評: Harper 是進攻端的頂級天賦,與文班耶馬的長期搭配潛力巨大,但需在防守端進步以成為全能球星。
等級:A
3. Philadelphia 76ers - VJ Edgecombe (Baylor, G, 6-5)
背景: Edgecombe 是來自Baylor的後衛,以速度與得分能力著稱,被76人選為第三順位。
優點:
運動能力與速度: 擁有出色的爆發力與速度,能輕鬆切入籃下,創造得分機會。
得分潛力: 在比賽中展現得分爆發力,擅長快攻與高難度終結。
防守潛力: 具備防守多個位置的能力,適合76人的競爭性陣容。
年輕潛力: 作為新生,未來發展空間大,與Embiid與Maxey的搭配令人期待。
缺點:
投籃不穩定: 外線投射需要進一步開發,否則可能限制其進攻多樣性。
經驗不足: 作為年輕球員,需時間適應NBA的比賽強度與戰術要求。 決策能力: 在高壓環境下的傳球與決策能力仍需提升。
總評: Edgecombe 是高風險高回報的選擇,若能開發投射與組織能力,可能成為76人的關鍵拼圖。
等級:B+
4. Charlotte Hornets - Kon Knueppel (Duke, G/F, 6-6)
背景: Knueppel 是Duke大學的得分手,以高效投射聞名,被黃蜂選為第四順位,填補後場得分需求。
優點:
頂級投射: 是選秀中最出色的射手之一,擅長三分與中距離投籃,效率極高。
高效率得分: 在杜克展現多樣化得分能力,能適應多種進攻角色。
適配性強: 與Lamelo Ball與Brandon Miller搭配,能提供外線火力與空間。
籃球智商: 擅長與隊友配合,決策能力出色,適合黃蜂的進攻體系。
缺點:
防守能力有限: 非頂級運動能力者,可能難以對位NBA頂級側翼。
進攻創造力: 更多是角色球員而非主要進攻發起者,需依賴隊友創造機會。 體型限制: 雖然6-6,但在側翼位置可能需要增強對抗性。
總評: Knueppel 是黃蜂急需的外線射手,能立即提升球隊進攻火力,但防守端需進步。
等級:A-
5. Utah Jazz - Ace Bailey (Rutgers, F, 6-8)
背景: Bailey 是Rutgers大學的側翼球員,以得分爆發力聞名,儘管選秀前有爭議(不願參加某些球隊試訓),仍被爵士選為第五順位。
優點:
得分爆發力: 於大學時展現頂級得分能力,擅長高難度投籃。
運動能力: 作為6-8的側翼,擁有出色的爆發力與空中作業能力。
潛力巨大: 被認為是選秀中潛力最高的球員之一,若能完善技術,可能成為全明星。
自信心: 擁有超強的得分自信,適合爵士重建中的進攻角色。
缺點:
選秀爭議: 不願參加某些球隊試訓,可能影響球隊對其態度的評價。
技術粗糙: 過多依賴中距離投籃(半場投籃中超過一半是中距離,命中率僅36.4%),三分與防守需大幅提升。
防守問題: 防守意識與技巧需改進,否則可能成為弱點。
總評: Bailey 是高風險高回報的選擇,若能克服技術與防守問題,可能成為爵士的明星球員。等級:B+
6. Washington Wizards - Tre Johnson (Texas, G, 6-5)
背景: Johnson 是Texas大學的得分後衛,以進攻火力著稱,被巫師選為第六順位。
優點:
得分能力: 擅長高難度投籃與關鍵時刻表現,被認為是選秀中最具得分爆發力的後衛之一。
投籃技術: 擁有流暢的投籃動作,適合作為巫師的外線火力點。
進攻多樣性: 能通過運球創造投籃機會,適合現代NBA的進攻體系。
缺點:
防守端問題: 非頂級運動能力者,防守端可能難以對位快速後衛。
效率問題: 在大學時期投籃效率不夠穩定,需提升命中率。
體型限制: 6-5的身高在得分後衛中不算突出,可能在對抗中吃虧。
總評: Johnson 是巫師進攻端的重要補充,但需提升防守與效率以有機會可以成為長期核心。
等級:B
7. New Orleans Pelicans - Jeremiah Fears (Oklahoma, G, 6-3)
背景: Fears 是Oklahoma大學的年輕後衛,以速度與創造力聞名,塘鵝通過交易上行選中他。
優點:
速度與創造力: 擁有出色的速度與控球能力,能在場上創造進攻機會。
年輕潛力: 僅18歲,作為選秀中最年輕的球員之一,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傳球視野: 能為隊友創造機會,適合塘鵝的快節奏進攻。
缺點:
投籃不穩定: 外線投射與得分效率需要提升,否則可能限制其進攻影響力。
防守經驗不足: 年輕且體型較小,可能在防守端被針對。
交易風險: 塘鵝為選他放棄未來的首輪簽,選擇是否值得仍需時間檢驗。
總評: Fears 是高潛力選擇,但需時間開發投籃與防守,塘鵝的交易策略可能具風險。 等級:B
8. Brooklyn Nets - Egor Demin (BYU, G, 6-8)
背景: Demin 是來自BYU的俄羅斯球員,以身高與傳球能力著稱,籃網以重建為目標選中他。
優點: 身高與傳球: 作為6-8的控衛,是選秀中最好的傳球手之一,能組織進攻並提升隊友表現。
多功能性: 能防守側翼並參與進攻多個環節,適合現代NBA的多功能需求。
年輕潛力: 作為青少年球員,擁有長期發展空間,可能成為明星球員。
缺點:
投籃問題: 外線投射與得分效率不佳,需大幅改進以成為全能球員。
防守適應性: 雖然有身高優勢,但199磅的體型較單薄,需增重以應對NBA防守。
高風險選擇: 作為重建球隊的選擇,Demin的潛力與不確定性並存。
總評: Demin 是籃網重建中的高潛力選擇,但需克服投籃與防守問題。
等級:B
9. Toronto Raptors - Collin Murray-Boyles (South Carolina, F, 6-7)
背景:2025年NBA選秀首輪第9順位由多倫多速龍選中,是South Carolina校史第二高順位(僅次於1972年Tom Riker,第8順位)。
優點 :
頂級防守:Murray-Boyles被譽為2025年選秀中最出色的防守者之一,擁有7英尺1英寸的臂展和出色的防守直覺,能防守多個位置(1-5號位)。他在大學場均1.5抄截和1.3封籃,防守效率值100.4(SEC第15),能通過快速的手部動作和定位破壞對手進攻。
禁區得分:他擅長低位進攻,利用力量、腳步和柔和手感 (場均58.6%命中率,SEC第一)欺負較小防守者或繞過較慢的大個子,特別在籃下終結和造犯規方面表現出色
。
傳球與組織:作為前鋒,他場均2.4助攻(隊內第二),在低位、肘區和擋拆中展現出色的傳球視野,擅長短距離滾動傳球和手遞手配合,能為隊友創造機會。
籃板與拼搶:他積極搶板(場均8.3籃板,進攻籃板率9.7%,防守籃板率26%),憑藉力量和對球落點的嗅覺在籃板爭奪中占優,尤其在進攻籃板創造二次機會。
比賽態度:Murray-Boyles以高強度和無私打球聞名,他的防守拼勁和團隊精神受到教練和球探的高度評價,適合速龍強調防守和集體的球隊文化。
缺點:
外線投射不足:Murray-Boyles的外線投射是最大決點,三分命中率僅得26.5%,罰球命中率70.7%,缺乏遠射威脅可能限制他在NBA的進攻空間。
身材限制:他身高6英尺6.5英寸(裸足),於大前鋒或中鋒屬於偏矮,雖然7英尺1英寸的臂展和239磅的體重有所彌補,但缺乏頂級爆發力和垂直彈跳(最高垂直彈跳34.5英寸),可能會難以對抗更高大的NBA內線。
失誤問題:他場均2.4次失誤,部分源於高使用率下的草率傳球或面對NBA級防守時的進攻創造不足,需提升決策能力。
位置模糊:作為”雙能前鋒”,他在NBA的定位尚未明確,可能作為小球中鋒更有效,但需要與地板拉開型的大個子搭配以保持進攻空間。
總評:
Collin Murray-Boyles是2025年選秀中防守潛力頂尖的雙向前鋒,
他的力量、籃板和傳球能力使他成為速龍重建中的理想拼圖。
他的防守多功能性和比賽態度讓他有望迅速融入NBA,
尤其在速龍強調防守的體系下。
然而,他的外線投射和身材限制可能影響其即戰力和長期天花板。若能改善投射並適應小球中鋒角色,他有潛力成為類似Draymond Green的防守核心和組織前鋒;
若投射無法進步,他可能局限於角色球員,類似Grant Williams的定位。
速龍的年輕陣容(Scottie Barnes、RJ Barrett等)為他提供了發展空間,
他的防守能力和團隊打法將幫助球隊建立新身份,但需要在進攻端尋找明確角色。 等級:B
10. San Antonio Spurs - Carter Bryant (Arizona, F, 6-8)
背景: Bryant 是Arizona大學的側翼,以3&D潛力聞名,被馬刺選中。
優點:
3&D潛力: 擁有7英尺臂展,防守多功能,能防守多個位置,同時三分命中率達37.1%。 適配性強: 與文班耶馬的搭配,能提供空間與防守支持。
年輕潛力: 僅19歲,具備成為長期3&D側翼的潛力。
缺點:
進攻角色有限: 目前主要作為終結者,缺乏自主進攻能力。
即戰力不足: 大學時期多為替補,需時間適應NBA強度。
投籃穩定性: 三分投射雖有潛力,但需證明其穩定性。
總評: Bryant 是馬刺長期計劃中的理想拼圖,但需時間成長為穩定角色球員。
等級:B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