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拉斯獨行俠週六晚以 110 比 122 不敵底特律活塞,開季戰績跌至 2 勝 4 負。新秀 Cooper Flagg 持續以控衛身份正選上陣,這個安排引發不少質疑,畢竟這並非這位新秀的慣常位置。儘管 Flagg 至今展現不少精彩時刻,但球隊顯然需要正宗控衛支援陣容。
主教練 Jason Kidd 透過《達拉斯晨報》記者 Mike Curtis 解釋讓 Flagg 擔任控衛的決定:「讓他擔任控衛有幾個原因,其一是球隊健康狀況⋯⋯訓練營結束後我們遭遇大量傷兵,因此需要 Cooper 處理球權。另一個考量是讓他學習在四月關鍵時刻應對壓力,提早累積這種經驗其實是種祝福。」

增加持球點固然有益,但讓 Flagg 在爭勝球隊擔任正選控衛值得商榷。Kidd 的決策看似重建球隊方針,然而總經理 Nico Harrison 早前交易走前任控衛 Luka Doncic,正是為了增強防守實力爭取即時戰績。
這項策略與 Harrison 的計劃存在矛盾——至少表面如此。讓 D’Angelo Russell 等老將擔任控衛,Flagg 回歸小前鋒位置,或許能為獨行俠提供最佳爭勝機會。不過 Russell 本身是雙能衛,就連預計在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回歸的 Kyrie Irving,上季與 Doncic 搭檔時也更多扮演得分後衛角色。
當今 NBA 的控衛定位已不同往日,以往由 Chris Paul、Steven Nash 甚至 Jason Kidd 等傳球優先的控衛主導聯盟。如今許多控衛如 Doncic 般具備頂級得分能力,但優秀控衛依然在組織進攻、領導球隊和尋找空檔隊友方面表現出色。
獨行俠若能引入正宗控衛將大有裨益,身為名人堂控衛的 Kidd 理應明白這點。無論透過交易、自由市場或選秀,球隊都需要為 Cooper Flagg 配備能持續為他創造更好機會的搭檔。現有陣容在協助 Flagg 方面表現未如理想,部分責任在於教練團將他置於主要組織後衛的角色定位。
控衛實驗的用意可以理解,但這並非爭勝當下的策略。以 2 勝 4 負開局,獨行俠必須認真評估今季是否具備真正競爭力。無論如何,引進控衛不僅能幫助 Flagg 成長,更將全面提升球隊實力。
資料來源:https://clutchpoints.com/nba/dallas-mavericks/mavericks-dallas-fix-problem-around-cooper-flagg
主教練 Jason Kidd 透過《達拉斯晨報》記者 Mike Curtis 解釋讓 Flagg 擔任控衛的決定:「讓他擔任控衛有幾個原因,其一是球隊健康狀況⋯⋯訓練營結束後我們遭遇大量傷兵,因此需要 Cooper 處理球權。另一個考量是讓他學習在四月關鍵時刻應對壓力,提早累積這種經驗其實是種祝福。」
增加持球點固然有益,但讓 Flagg 在爭勝球隊擔任正選控衛值得商榷。Kidd 的決策看似重建球隊方針,然而總經理 Nico Harrison 早前交易走前任控衛 Luka Doncic,正是為了增強防守實力爭取即時戰績。
這項策略與 Harrison 的計劃存在矛盾——至少表面如此。讓 D’Angelo Russell 等老將擔任控衛,Flagg 回歸小前鋒位置,或許能為獨行俠提供最佳爭勝機會。不過 Russell 本身是雙能衛,就連預計在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回歸的 Kyrie Irving,上季與 Doncic 搭檔時也更多扮演得分後衛角色。
當今 NBA 的控衛定位已不同往日,以往由 Chris Paul、Steven Nash 甚至 Jason Kidd 等傳球優先的控衛主導聯盟。如今許多控衛如 Doncic 般具備頂級得分能力,但優秀控衛依然在組織進攻、領導球隊和尋找空檔隊友方面表現出色。
獨行俠若能引入正宗控衛將大有裨益,身為名人堂控衛的 Kidd 理應明白這點。無論透過交易、自由市場或選秀,球隊都需要為 Cooper Flagg 配備能持續為他創造更好機會的搭檔。現有陣容在協助 Flagg 方面表現未如理想,部分責任在於教練團將他置於主要組織後衛的角色定位。
控衛實驗的用意可以理解,但這並非爭勝當下的策略。以 2 勝 4 負開局,獨行俠必須認真評估今季是否具備真正競爭力。無論如何,引進控衛不僅能幫助 Flagg 成長,更將全面提升球隊實力。
資料來源:https://clutchpoints.com/nba/dallas-mavericks/mavericks-dallas-fix-problem-around-cooper-flagg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