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球隊為何對長約持謹慎態度?薪資上限漲幅放緩成關鍵

No Look Pass 於 20 小時前發表 收藏文章
NBA 自從實施薪資上限分級制度(aprons)後,聯盟運作方式已有所改變。但這並非球隊對簽訂長期合約持謹慎態度的唯一原因。雖然第二級上限(second apron)確實影響了許多球隊的運作方式,但另一個因素可能更令球隊和球員擔憂。

NBA 記者 Kevin Smith 在社交媒體上解釋:「由於 2026-27 賽季的薪資上限預計僅增長 7%,而非原先普遍預期的 10%,球隊對於簽署可能超過上限增長幅度的合約持謹慎態度。」許多高薪長約通常包含每年 8% 的薪資漲幅,這明顯高於目前預期的上限增長幅度。

引用這影響了 2022 年選秀梯隊的新秀續約談判,也影響了今年夏天受限自由球員的談判。到目前為止,這兩個市場幾乎沒有什麼動靜。

2025-26 賽季的薪資上限比前一季增長了 10%,這是現行勞資協議允許的最大年增長幅度。在 NBA 去年七月與 ESPN、NBC 和 Amazon 達成 11 年 760 億美元的媒體轉播合約後,許多人預期 10% 的年增長將持續下去。

若這種謹慎態度持續,首批受影響的球員可能包括 Paolo Banchero、Chet Holmgren 和 Jalen Williams 等預計獲得 5 年近 2.5 億美元頂薪續約的年輕球星。球隊可能會在最終簽約時更加猶豫,或選擇等到更清楚 2026 年薪資上限確切數字後再行動。

儘管如此,今年自由市場仍相當活躍,出現了不少交易、意外簽約和引人關注的傳聞。

資料來源:https://clutchpoints.com/nba/nba-stories/nba-rumors-why-teams-currently-hesitant-offer-long-term-contracts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