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人在季後賽第三戰以 118 比 116 險勝底特律活塞,系列賽領先 2 比 1。然而比賽最後時刻的爭議判決成為賽後焦點。
比賽剩餘 5.8 秒時,Jalen Brunson 在中場線附近接獲 Mikal Bridges 的傳球後退回後場,但裁判並未吹罰回場違例。現場解說最初解釋指 Brunson 是因慣性進入後場,未能及時控制動作。
活塞教練 JB Bickerstaff 在賽後記者會上憤怒表示:

Bickerstaff 進一步質疑判決:

當被告知有人以「慣性」解釋這次判決時,Bickerstaff 反駁:
就連獲勝方的紐約人教練 Tom Thibodeau 也對判決感到困惑:

賽後裁判長Zach Zarba引用NBA規則第4章第6節G條解釋:

比賽剩餘 5.8 秒時,Jalen Brunson 在中場線附近接獲 Mikal Bridges 的傳球後退回後場,但裁判並未吹罰回場違例。現場解說最初解釋指 Brunson 是因慣性進入後場,未能及時控制動作。
活塞教練 JB Bickerstaff 在賽後記者會上憤怒表示:
引用 「有些程序性問題我們需要釐清。在比賽情況下,我們犯規了,犯規發生後,你們會回看並確認時間剩下 1 秒或 0.9 秒。我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不能確保計時器上的時間是準確的?」
Bickerstaff 進一步質疑判決:
引用「Brunson 在前場接球,意識到自己即將進入後場後放開球。我們當時還有 5 秒多的暫停時間。有些事情在程序上我有疑問,我很想聽聽解釋。」
當被告知有人以「慣性」解釋這次判決時,Bickerstaff 反駁:
引用「球必須被傳到後場才算。如果你在前場接球,球就不在後場。也許我錯了,但我們等著看。」
就連獲勝方的紐約人教練 Tom Thibodeau 也對判決感到困惑:
引用「他們確實說這是規則。但這對我來說似乎不對...這種情況根本不應該在季後賽發生。」
賽後裁判長Zach Zarba引用NBA規則第4章第6節G條解釋:
引用在比賽最後兩分鐘或加時階段,球員必須在接球後明確處於前場或後場位置才算確立場地區域。由於Brunson接球時仍處於移動狀態,且傳球軌跡指向後場,他的動量使他無法立即確立位置,因此這次判決是正確的。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