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紐約人準備迎接被外界認為具冠軍實力的一季,球隊重要成員 Josh Hart 卻意外地面臨正選位置不保的危機。儘管過去兩季一直是球隊成功的核心人物,但在新教練 Mike Brown 帶來全新理念及陣容深度增加的情況下,這位鐵人球員的全能貢獻可能不足以保證他的正選席位。
Hart 的處境反映了多個令人擔憂的因素。上季以場均 37.6 分鐘領跑聯盟出場時間後,這位 30 歲前鋒在季末明顯出現疲態和表現下滑。他的預計正負值(EPM)在賽季最後 30 場比賽中從高峰時的 1.4 大幅下降至僅 0.6,顯示其場上影響力大幅減弱。
身體損耗在 Hart 公開承認膝蓋問題時變得明顯,他在季末直言「是的,我的膝蓋狀況不好」。這個坦白加上數據下滑,令人合理質疑他能否在整個賽季保持正選級別的表現。30 歲的年齡加上剛經歷生涯最高負荷的球季,累積的消耗為這位一向以出勤率和能量見稱的球員帶來真正的耐久性疑慮。
Hart 在季後賽的掙扎進一步複雜化他保留正選角色的情況。在對印第安納溜馬的東區決賽中,紐約人正選陣容每百回合失分高達 155.1 分,整個季後賽期間正負值為負 50。正選陣容的低效如此明顯,以致 Tom Thibodeau 作出了球季首次正選調整,在第三場將 Hart 調往後備,由 Mitchell Robinson 取代其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Hart 本人建議了這項變動,認同 Robinson 的存在能提供更好的防守支撐和能量。這個自覺的舉動展示了 Hart 的團隊優先心態,但也突顯他承認自己的正選位置並非不可動搖。調整證明有效,紐約人上演逆轉勝,而 Hart 在後備角色中表現出色,貢獻 8 分和 10 個籃板,並在關鍵時刻提供重要能量。
從 Thibodeau 到 Brown 的教練更替代表著可能直接影響 Hart 角色的哲學巨變。Brown 一直強調更深輪換和球員發展的重要性,與 Thibodeau 偏好七至八人輪換形成鮮明對比。Brown 在訪問中特別討論了「更大輪換」的計劃,表明他打算更平均地分配上場時間。
Brown 在薩克拉門托帝王時的往績顯示他願意基於表現而非名氣作出艱難的陣容決定。他注重問責的方法意味著沒有任何球員的角色獲得保證,無論過去貢獻如何。新教練已表明計劃在球季早期試驗不同陣容,創造了一個 Hart 必須證明自身價值而非依賴現任優勢的環境。
Mitchell Robinson 的崛起對 Hart 的位置構成最直接威脅。Robinson 在季後賽場均 5.7 分、7.5 籃板和 1.5 封阻,投籃命中率達 78.9%,展示他在獲得擴展機會時能作出有意義貢獻的能力。
讓 Robinson 正選的戰略邏輯中心在於最大化 Karl-Anthony Towns 的進攻潛力,同時解決球隊的防守漏洞。Towns 在整個季後賽防守掙扎,特別是對抗溜馬的多變進攻時。將 Towns 與 Robinson 配搭創造出更傳統的前場組合,能更好地保護籃框,同時讓 Towns 從他偏好的大前鋒位置運作。
訓練營將最終決定 Hart 的命運,但他的身體狀況、球隊增強後的深度,以及 Brown 的新觀點結合起來,為他的正選角色帶來真正的不確定性。雖然 Hart 的領導力和多能性仍然是寶貴資產,但紐約人的冠軍抱負可能需要關於優化陣容構成的艱難決定。這位體現球隊堅韌特質的球員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爭取上場時間而非管理過重負荷的陌生位置。
資料來源:https://clutchpoints.com/nba/new-york-knicks/1-knicks-player-in-danger-of-losing-starting-job-in-2025-26-training-camp
Hart 的處境反映了多個令人擔憂的因素。上季以場均 37.6 分鐘領跑聯盟出場時間後,這位 30 歲前鋒在季末明顯出現疲態和表現下滑。他的預計正負值(EPM)在賽季最後 30 場比賽中從高峰時的 1.4 大幅下降至僅 0.6,顯示其場上影響力大幅減弱。
身體損耗在 Hart 公開承認膝蓋問題時變得明顯,他在季末直言「是的,我的膝蓋狀況不好」。這個坦白加上數據下滑,令人合理質疑他能否在整個賽季保持正選級別的表現。30 歲的年齡加上剛經歷生涯最高負荷的球季,累積的消耗為這位一向以出勤率和能量見稱的球員帶來真正的耐久性疑慮。
Hart 在季後賽的掙扎進一步複雜化他保留正選角色的情況。在對印第安納溜馬的東區決賽中,紐約人正選陣容每百回合失分高達 155.1 分,整個季後賽期間正負值為負 50。正選陣容的低效如此明顯,以致 Tom Thibodeau 作出了球季首次正選調整,在第三場將 Hart 調往後備,由 Mitchell Robinson 取代其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Hart 本人建議了這項變動,認同 Robinson 的存在能提供更好的防守支撐和能量。這個自覺的舉動展示了 Hart 的團隊優先心態,但也突顯他承認自己的正選位置並非不可動搖。調整證明有效,紐約人上演逆轉勝,而 Hart 在後備角色中表現出色,貢獻 8 分和 10 個籃板,並在關鍵時刻提供重要能量。
從 Thibodeau 到 Brown 的教練更替代表著可能直接影響 Hart 角色的哲學巨變。Brown 一直強調更深輪換和球員發展的重要性,與 Thibodeau 偏好七至八人輪換形成鮮明對比。Brown 在訪問中特別討論了「更大輪換」的計劃,表明他打算更平均地分配上場時間。
Brown 在薩克拉門托帝王時的往績顯示他願意基於表現而非名氣作出艱難的陣容決定。他注重問責的方法意味著沒有任何球員的角色獲得保證,無論過去貢獻如何。新教練已表明計劃在球季早期試驗不同陣容,創造了一個 Hart 必須證明自身價值而非依賴現任優勢的環境。
Mitchell Robinson 的崛起對 Hart 的位置構成最直接威脅。Robinson 在季後賽場均 5.7 分、7.5 籃板和 1.5 封阻,投籃命中率達 78.9%,展示他在獲得擴展機會時能作出有意義貢獻的能力。
讓 Robinson 正選的戰略邏輯中心在於最大化 Karl-Anthony Towns 的進攻潛力,同時解決球隊的防守漏洞。Towns 在整個季後賽防守掙扎,特別是對抗溜馬的多變進攻時。將 Towns 與 Robinson 配搭創造出更傳統的前場組合,能更好地保護籃框,同時讓 Towns 從他偏好的大前鋒位置運作。
訓練營將最終決定 Hart 的命運,但他的身體狀況、球隊增強後的深度,以及 Brown 的新觀點結合起來,為他的正選角色帶來真正的不確定性。雖然 Hart 的領導力和多能性仍然是寶貴資產,但紐約人的冠軍抱負可能需要關於優化陣容構成的艱難決定。這位體現球隊堅韌特質的球員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爭取上場時間而非管理過重負荷的陌生位置。
資料來源:https://clutchpoints.com/nba/new-york-knicks/1-knicks-player-in-danger-of-losing-starting-job-in-2025-26-training-camp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