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後賽覆盤」勇士VS火箭賽果回顧(上)——火箭敗因分析

湖迷觀察日誌 於 29/05/2019 發表 收藏文章
大家好,歡迎來到湖迷觀察日誌。

本文將繼續為大家回顧本屆季後賽戰況,這次回顧的對決是西區次輪勇士VS火箭的六場系列戰,最終由勇士以4︰2獲勝。由於篇幅所限,本次將分成上下兩篇文章刊出,上篇將集中火箭在季後賽的敗因分析,而下篇則會講述火箭在Game 6的結局、在賽後曝露出的陣容問題及未來幾年的困境。
由於筆者此前曾寫過本系列戰的中場分析,因此部分內容可能會與本文重合,不過一字一句都經筆者的重新整理,確保能用最簡潔的文字達到總結、回顧之效。


死亡五小完美起效

勇士教頭Steve Kerr在這個系列戰中大膽變陣,擺出Curry-Thomspon-Iguodala-Durant -Green的「死亡五小」陣容,成效極佳。

所有人都知道火箭的進攻策略就是把防守差的對象透過擋拆拉出外圍,讓Chris Paul與James Harden進行單打(Isolation),對勇士來說對象就是Stephen Curry和傳統中鋒群(如︰Andrew Bogut、Kevon Looney等),然而透過擺出死亡五小陣容,勇士場上五人當中便存在著四名優秀的防守悍將,除了Curry以外無論是誰對位到Harden/CP3都有一拼之力,順利將勇士防守端的缺口縮至最小。

面對勇士的變陣,火箭選擇了繼續堅持其一貫的球風與進攻策略,因此在本系列戰球迷很常看到一幕幕熟悉的畫面不斷重覆發生︰火箭想盡辦法透過擋拆將Curry拉出外圍讓兩名主將打點;勇士則竭盡全力防止Curry對位到二人。因此對勇士而言,在防守擋拆的策略上顯得尤為重要。

防守擋拆十分講究球員間的默契與執行能力,不過看來默契是現今勇士最不缺乏的事物,Steve Kerr安排球員們透過「提前換防」(Pre-switch)與「事後換防」(Scram-switch) 避免被火箭製造錯位機會,關於勇士防守擋拆的換防策略,著名寫手追追熊已經作出詳細分析,筆者會將連結放在底下,就不在此獻醜了。

勇士將這套換防策略執行得十分徹底,導致球迷可以很明顯在球場上看見兩隊在進攻端上的節奏差異。勇士在進攻端仍然依賴小組配合與大量的無球跑動,球風十分流暢,相反火箭進攻則多次陷入停滯,經常花費大量進攻時間嘗試將Curry拉出外圍,確定失敗之後才讓Harden匆忙單打Iguodala或Green這兩名優秀的防守者,自然無法起到太好的效果。


*1 著名寫手追追熊解釋勇士、火箭換防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O0U5w6oFR0&t=191s


Capela 弱點曝光成火箭軟肋

當然,勇士的死亡五小絕非毫無弱點,身材只有6-7的Draymond Green只要遇到擁有自主進攻禁區能力的高大中鋒便會難以招架,雖然火箭先發中鋒Clint Capela身材較傳統中鋒矮小,不過其6-10的身材對上Green依舊擁有一定優勢。

此外,雖然Capela沒有低位進攻能力,不過作為其賣點的優秀機動力以及擋拆後跟進的「吃餅」能力理論上應該能對擺出五小陣容的勇士禁區帶來一定挑戰,然而Capela在本系列戰絲毫沒有展現到應有的禁區破壞力,場均上陣28.7分鐘只繳出8.8分10籃板的數據,幾乎所有數據(包含得分、命中率、籃板、失誤、阻攻等)都相較在首輪對上爵士時全面退化,亦令勇士更有信心利用死亡五小去掩護Curry防守端的缺口。

五小陣容本應是火箭的拿手好戲,火箭亦在首輪對上爵士時的表現再一次印證了Capela的靈活性在對上傳統中鋒時能夠取得一定優勢,何況他對位的是曾獲得最佳防守球員的Rudy Gobert,因此Capela在對上傳統中鋒時的表現確實沒有太多「水分」存在。

說來諷刺,勇士在本系列戰教會了其他球隊原來擊敗Capela的最佳方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要擺出更矮小、機動力更高的陣容就能夠限制Capela的表現。Capela在本系列戰明顯曝露出雖然能用自己的靈活性來針對傳統中鋒,卻無法用身材優勢去輾壓較矮小的防守者。

Capela一直被認為是最切合火箭快速球風的重要中鋒拼圖,不過勇士在本系列戰已經完全曝露出他的弱點。幸好換個角度去想,弱點明顯同時代表著改善方向亦十分明顯,筆者希望他能從這個系列戰看清自己暑假的課題,並繼續努力成為一名更好的球員。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16年勇士回歸?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是筆者對勇士火箭系列戰結局的感想。

勇士在第五戰獲勝後以3︰2領先火箭,只差一勝便能進入西岸決賽,可是此時卻傳來Kevin Durant受傷缺陣的悲報,因此球迷普遍都認為火箭有望將比賽逼至Game 7 決勝局,又有誰想到勇士整隊在失去Durant後仍能打出風釆?

勇士在Game 6進攻端彷彿回到15-16賽季Durant尚未加盟之時,利用大量無球跑動為Curry與Thompson兩名頂級射手創造投籃機會,轉移球的流暢程度令人驚訝,甚至有陰謀論認為Durant加盟後反而限制了「浪花兄弟」的能力,如今終於能「解開限制器」了。

筆者覺得Durant無疑是聯盟頂級球員之一,正是因為他太強才導致Steve Kerr特意因應他的球風而為他設計不少單打戰術,這幾年下來在關鍵時刻「球給35號」戰術屢試不爽,因此失去Durant同時亦意味著這些阻礙球流動的單打戰術亦會跟著消失在勇士進攻端上,所以球迷自然會覺得勇士又回到過往那支依靠流暢的籃球轉移,和無球跑動製造進攻機會的球隊。

Draymond Green無疑是Durant缺陣的最大受益者,本來就已經證明自己季後賽價值的Green在獲得Durant釋放出的球權以後,表現更上一層樓。勇士在Durant缺陣後選擇讓Green主導勇士的轉換快攻,讓他從後場持球快速推進,並利用優秀傳球視野打出良好的小組策應得分。

筆者知道單憑G6一場比賽的表現未必有說服力,不過勇士西冠對上拓荒者時連續三場在落後17分以上的情況下逆轉對方,多次打出一波又一波的追分潮,再一次佐證了勇士最大的武器並非浪花兄弟的半場進攻,而是Green趁對手狀況不穩的時候用快速反擊帶領隊友反攻對手的能力。

(下篇待續)

湖迷觀察日誌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akersobservation/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