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湖迷觀察日誌。
距離總決賽開打的日子還有五天時間,因此筆者決定在比賽開打前盡量整理好本屆季後賽賽事的分析,筆者早前已經寫完東、西區首輪賽果分析,而本文則會聚焦在西區次輪金塊對上拓荒者的七場激戰之上,除此之外目前預計本周還會寫出勇士火箭的比賽回顧,以及總決賽勇士對速龍的賽前焦點分析,還望球迷多多支持。
拓荒者 4︰3 金塊
基本上季後賽次輪的四個對戰組合賽前都被球迷、媒體評價實力相當接近,不過相較起其他勁旅如勇士火箭對碰,拓荒者和金塊比較像是因為缺乏季後賽經驗而難以準備評價實力,所以才令人覺得誰輸誰贏都不意外。
金塊在相隔五年之後重回季後賽行列,而拓荒者雖然近年是季後賽常客,但已經連續兩年在首輪被4︰0橫掃出局,兩隊均渴望著能夠證明自己能夠更上一層樓,兩隊亦如預測般激戰至第七戰生死局,最後由拓荒者以4︰3拿下系列戰,自1999-2000賽季而來再度進入西岸決賽。
中鋒戰力差距不符預期
在系列戰開打前,筆者本來預計金塊與拓荒者最大差距在於中鋒戰力,拓荒者先發中鋒Jusuf Nurkic因傷無緣季後賽,只能依靠季中加盟的Enes Kanter與替補長人Zach Collins、Miles Leonard作戰,前者隨著季後賽進行身負多種傷勢,後兩者則被認為尚未足以擔當先發大任,相反金塊方面有明星中鋒Nikola Jokic坐陣,且金塊的體系在進攻時經常會將Jokic放在三分線外協助組織進攻,拓荒者腳步較慢的中鋒群會否因而金塊被拉出外圍打點,將會是一大隱憂。
不過拓荒者的長人在本次季後賽逐漸證明了他們的能力,Collins在季後賽的上場時間逐場增加;Leonard則在西冠對上勇士的最後兩場比賽連續爆發;最後Kanter無疑是在這個系列戰中最重要的關鍵因子,他證明了自己對上Jokic仍能有一戰之力, 18分15籃板的數據更是令拓荒者勝出首戰的最大功臣,雖然他其後在得分表現上回落,而且在整體功能性上仍然不及Jokic,但只要他能夠在防守端守護好拓荒者內線,以及進攻上當個禁區的攪局者,就已經大幅減輕了外線雙槍Damian Lillard和CJ McCollum的負擔。
相反,筆者認為系列賽初段金塊在Nikola Jokic在運用上有進步空間,Jokic在金塊體系上是球隊的發動機,幾乎每波攻勢都會先把球交給高位的Jokic再透過手遞手(Hand-off)幫隊友創造進攻機會,本系列戰由於兩隊實力接近而經常發生激戰至最後一刻甚至出現4OT的情況,亦導致他的上場時間在本系列戰由首輪37.3分鐘被大幅拉長至42.2分鐘。
然而這樣做的隱憂是Jokic的體能問題,每當關鍵時候筆者都會覺得Jokic疲態盡顯,使金塊只能將所有重擔都壓在另一主將Jamel Murray身上,即使要向禁區進攻亦可以交給Paul Millsap負責,Jokic反而只剩下外圍替掩護的功能,幸好主帥Michael Malone有隨著系列戰進行逐漸調整球員使用方式,從而改善球員的使用效率。
替補表現影響勝負
金塊在例行賽能夠排名西區第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被認為擁有NBA數一數二的替補深度,只可惜金塊替補陣容在本系列戰表現強差人意,在系列戰七場下來只有一場替補得分高於拓荒者(另有一場打平),亦令人質疑教練Malone為何無法把例行賽強勢的替補表現順利複製到季後賽的舞台。
在本系列戰中,金塊能獲得大量上場時間的替補球員只有Will Barton與Malik Beasley 兩名射手中狀況較好的一人,其他球員例如擁有高位策應能力與雙塔可能性的Mason Plumlee或控衛Monte Morris等只有十多分鐘的上陣時間;相反拓荒者除了上述提到Collins上場時間漸增,後衛Seth Curry和 Rodney Hood 亦分別獲得20和24分鐘上場時間,其中Hood更是本系列戰的最大奇兵,用場均14.7分的得分表現為先發帶來火力支援。
金塊主帥Michael Malone在Game 7賽前表示︰「金塊如果想贏球,替補陣容必須打出表現。」,然而就結果看來拓荒者在替補球員的運用上比起以深度見稱的金塊優秀許多。
總結︰激戰無憾
金塊和拓荒者激戰至Game 7的最後一刻,然而最終勝局的並非兩隊引以為傲的外線能力,而是被現今潮流唾棄的中距離投射。
CJ McCollum 在G7關鍵時刻三度在罰球線左側的同樣位置急停跳投得手,葬送金塊反敗為勝的希望,儘管普遍認為擁有明星中鋒的金塊會比看起來像「弱化版浪花兄弟」的拓荒者更有希望戰勝勇士,但筆者相信事隔五年再度進入季後賽的金塊,已經會對自己本季的旅程感到滿意。
(最後再來回顧CJ McCollum的關鍵好球吧)
湖迷觀察日誌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akersobservation/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