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NBA市場中, 我們看到不少大交易以及簽約, 但更多的是, 我們會看到很多報導說A球員想和B球員成為隊友, C球員不喜歡和D球員一起打球等, 及後亦不少看見這些曾發聲的球員「願望成真」。
今天就來談一談球員的意願和對球隊的影響。
球員的意願或感受在近年來都會成為傳媒及球迷茶餘飯後的話題, 隨著網路的發達, 球員所發表的言論和意見更容易被人知道及重視。當然, 球員一直都擁有個人的意願, 就像當年的Steve Francis不願到灰熊報到而被交易到了火箭, 易建聯說不願為公鹿效力等新聞, 但當時的社交媒體並不如現今發達, 所以這些只算是花邊新聞, 並不算是主流話題。
但隨著現代社交媒體以及網路發達, 球員的言論以及取態已成為各界的主要討論話題, 最近期的就好像Kawhi Leonard的簽約, 就他一人的決定, 可以整整影響了數隊球隊的營運決定以及方向, 在他決定之前, 基本上沒有任何具體的表態, 只是提及過他會選擇只會是速龍, 快艇以及湖人其中一隊, 就能令到湖人及速龍動也不敢動, 不過最後決定落戶快艇後, 速龍馬上跌出爭標行列, 而湖人組成三巨頭的夢也粉碎了, 快艇後來更無聲無色的交易來了Paul George, 到最後發覺是Leonard拉攏George, 而George亦順水推舟, 向雷霆發出交易請求, 最後組成了一條可怕的外線組合。
又好像Anthony Davis被交易到湖人一事中, AD曾不斷要求交易, 但塘鵝隊卻不願把當家球星隨便交易出去, 直到AD傷後復出, 每場只打15-20分鐘的比賽後, 塘鵝才決定在今個休賽期將他交易出去, 以免他在自由市場離去以致一無所獲。
而最有爭議性的球員莫過於LeBron James, 他所到之處球隊人事總會面目全非, 而他走後也必定滿目瘡痍, 他可以向球隊要求交易某某球員, 交易角色球員, 交易明星球員等, 當然沒有人能證實是否他參與其中, 但在結果看來, 我想也是事實吧。
除了以上幾個例子外, 不論明星球員或者是其他球員都會發出Trade me的宣言, 有的會積極面對等待新的球隊或機會來臨, 有的會消極面對強逼球隊把其交易掉, 就如當年的Vince Carter一樣, 但這樣做法, 最大得益者會是誰呢?
先從球員角度說說, 對於球員來說, 追求的不外乎金錢以及冠軍, 有的會追求出場機會但明星或是大咖球員追求的是大合同以及冠軍機會。所以當他們待在一支爛隊的時候, 只有金錢但卻看不到有冠軍機會, 就渴望追求冠軍, 所以會向球隊提出交易申請, 希望能與更強的球員組隊, 增加自己奪冠的希望, 加上即使被交易出去亦不會影響到自己的薪水, 名利雙收對他們來說不是更好嗎?
當然也有些老將會為了冠軍以放棄金錢, 就像當年David West加盟馬刺的時候, 他可是放棄了一紙一千三百萬美金的合約呢。
而在球隊的角度來說, 他們是十分沒有保障的, 因為當球員要離開球隊時, 他們只能選擇交易或是強留, 急於交易大多未能獲得滿意及對等的交易籌碼, 但撒手不管, 卻又會影響到球隊成績, 就好像當年Kyrie Irving被交易到波士頓的時候, 他表明如果球隊不將他交易掉, 他便會接受手術, 並報銷及後的一個賽季, 幸好那時候還有James支持著騎士隊, 但可不是每隊也這麼幸運有另一個可以支撐起球隊的當家球星。
球隊的組軍方向大多都是會以當家球星為主軸, 配以角色球員輔助之, 但現在的組團風氣以及有些從新秀留效以組成的強隊例如勇士隊, 都不免令球員會洩氣, 覺得怎麼努力都不能達到一個高度, 為了勝利要求出走, 最後就成了一個「貧富懸殊」的現象, 強隊越強, 弱隊越弱。當然聯盟還有新秀的制度可以拯救這些球隊, 但重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 如果在重建期間成績未如理想又未能吸引到明星球員, 最後也是陷入一個半桶水的狀態, 也不是每人都能夠「Trust the process」。
總括而言, 球員和球隊各有著不同的期望, 每方面有自己的看法也是無可厚非, 所以作為球隊營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球員方面也是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出發, 也不能怪罪於他們, 只是忠誠對比起金錢或冠軍相對上沒這麼吸引。
今天就來談一談球員的意願和對球隊的影響。
球員的意願或感受在近年來都會成為傳媒及球迷茶餘飯後的話題, 隨著網路的發達, 球員所發表的言論和意見更容易被人知道及重視。當然, 球員一直都擁有個人的意願, 就像當年的Steve Francis不願到灰熊報到而被交易到了火箭, 易建聯說不願為公鹿效力等新聞, 但當時的社交媒體並不如現今發達, 所以這些只算是花邊新聞, 並不算是主流話題。
但隨著現代社交媒體以及網路發達, 球員的言論以及取態已成為各界的主要討論話題, 最近期的就好像Kawhi Leonard的簽約, 就他一人的決定, 可以整整影響了數隊球隊的營運決定以及方向, 在他決定之前, 基本上沒有任何具體的表態, 只是提及過他會選擇只會是速龍, 快艇以及湖人其中一隊, 就能令到湖人及速龍動也不敢動, 不過最後決定落戶快艇後, 速龍馬上跌出爭標行列, 而湖人組成三巨頭的夢也粉碎了, 快艇後來更無聲無色的交易來了Paul George, 到最後發覺是Leonard拉攏George, 而George亦順水推舟, 向雷霆發出交易請求, 最後組成了一條可怕的外線組合。
又好像Anthony Davis被交易到湖人一事中, AD曾不斷要求交易, 但塘鵝隊卻不願把當家球星隨便交易出去, 直到AD傷後復出, 每場只打15-20分鐘的比賽後, 塘鵝才決定在今個休賽期將他交易出去, 以免他在自由市場離去以致一無所獲。
而最有爭議性的球員莫過於LeBron James, 他所到之處球隊人事總會面目全非, 而他走後也必定滿目瘡痍, 他可以向球隊要求交易某某球員, 交易角色球員, 交易明星球員等, 當然沒有人能證實是否他參與其中, 但在結果看來, 我想也是事實吧。
除了以上幾個例子外, 不論明星球員或者是其他球員都會發出Trade me的宣言, 有的會積極面對等待新的球隊或機會來臨, 有的會消極面對強逼球隊把其交易掉, 就如當年的Vince Carter一樣, 但這樣做法, 最大得益者會是誰呢?
先從球員角度說說, 對於球員來說, 追求的不外乎金錢以及冠軍, 有的會追求出場機會但明星或是大咖球員追求的是大合同以及冠軍機會。所以當他們待在一支爛隊的時候, 只有金錢但卻看不到有冠軍機會, 就渴望追求冠軍, 所以會向球隊提出交易申請, 希望能與更強的球員組隊, 增加自己奪冠的希望, 加上即使被交易出去亦不會影響到自己的薪水, 名利雙收對他們來說不是更好嗎?
當然也有些老將會為了冠軍以放棄金錢, 就像當年David West加盟馬刺的時候, 他可是放棄了一紙一千三百萬美金的合約呢。
而在球隊的角度來說, 他們是十分沒有保障的, 因為當球員要離開球隊時, 他們只能選擇交易或是強留, 急於交易大多未能獲得滿意及對等的交易籌碼, 但撒手不管, 卻又會影響到球隊成績, 就好像當年Kyrie Irving被交易到波士頓的時候, 他表明如果球隊不將他交易掉, 他便會接受手術, 並報銷及後的一個賽季, 幸好那時候還有James支持著騎士隊, 但可不是每隊也這麼幸運有另一個可以支撐起球隊的當家球星。
球隊的組軍方向大多都是會以當家球星為主軸, 配以角色球員輔助之, 但現在的組團風氣以及有些從新秀留效以組成的強隊例如勇士隊, 都不免令球員會洩氣, 覺得怎麼努力都不能達到一個高度, 為了勝利要求出走, 最後就成了一個「貧富懸殊」的現象, 強隊越強, 弱隊越弱。當然聯盟還有新秀的制度可以拯救這些球隊, 但重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 如果在重建期間成績未如理想又未能吸引到明星球員, 最後也是陷入一個半桶水的狀態, 也不是每人都能夠「Trust the process」。
總括而言, 球員和球隊各有著不同的期望, 每方面有自己的看法也是無可厚非, 所以作為球隊營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球員方面也是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出發, 也不能怪罪於他們, 只是忠誠對比起金錢或冠軍相對上沒這麼吸引。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