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傷兵潮】開季僅一週卻傷兵滿營,賽制仍有待商榷

Krisk深夜籃談 於 24/10/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自10/18開季僅一週,但Gordan Hayward、林書豪、Dennis Schroder、Derrick Rose......已經超過80位球員進入傷兵名單,甚至有些是已經幾乎確定賽季報銷只能期待來季再出發,這對球團、球迷以及聯盟來說都是最不樂見的壞消息。當然傷患本來就是難以杜絕,有許多球員也是意外在比賽中受傷,但是今年有一件事情相信眼尖球迷們都有發現,就是今年季前賽的場次等等都比以往來得少,這到底會不會是間接造成今年傷兵潮的原因之一呢?

其實球員在比賽中身體接觸部分的吹判一直都有在因應年代做改變,所以因為Body Contact受傷的比率已經比早期降低,因此大家才會把焦點擺在賽事密集度的問題。早年的NBA最密集的賽程會達到連續三日出賽,這對於比賽強度極高、身體負荷極重的球員來說是一件很難調整的事情,在身體機能過度疲勞的情況下,肌肉或者韌帶之類的構造更容易發生運動傷害的狀況!而現今的賽程最多只會出現back to back然後就至少休息一天,其實已經將賽程的密集度拉鬆了許多。
2015年Adam Silver主席還首次增加了明星賽週期間休戰的天數,但卻也因此造成之後較密集的賽程,出現較多背靠背的比賽,甚至5天內打4場比賽的情況。後來有人提出希望減少比賽場次,但考慮到整體收益問題大部分人是支持例行賽的場次不要減少,而是減少熱身賽然後提早開季,我想今年NBA提早開季就是為了嘗試已經討論多年的這項方案,但首次執行卻碰巧發生了歷年來最誇張的開季傷兵潮!雖然沒有任何直接根據可以證明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不過熱身賽場次過少導致球員身替尚未適應比賽強度絕對是合理的解釋。我也觀察到有少部分球隊的主力在熱身賽的上場時間偏高,我認為這樣的調度是為了讓球員在短時間內快速適應比賽節奏,造成緩衝時間過短疲勞度增加,身體在疲勞時發生運動傷害的機率自然會提高,也就演變成目前的傷兵狀況。
其實提早開季讓整個例行賽的長度增加使得賽程密度降低這樣的想法絕對是正確的!只是沒有預期到會因為熱身賽減少造成這麼大的負面效應。我覺得解決這樣兩難的狀況有一個新的想法:「維持熱身賽場次,減少例行賽場次,增加季後賽場次!」最主要需要增設的就是例行賽東西區的第七名到第十名多打一輪季後賽,我有這樣的想法來自於這幾年常常發生7~10名的戰績極為接近,甚至是8、9名戰績相同但因為對戰勝負關係做出取捨,這其實對被淘汰的球隊不盡公平,因此讓7~10名的四隊先交叉淘汰兩隊,但賽程安排五戰三勝我認為應該就可以了,接著再進行原本的四輪季後賽。

這樣的作法從幾個角度來檢視都有支持的理由:

1.票房
如此總場次幾乎不會改變,但季後賽的票價明顯是優於例行賽,這樣票房會不減反增,對聯盟收益而言是正面的。

2.賽程
不需要再額外增加賽季總長度,最重要的是維持熱身賽場次讓球員能按部就班的去調整身體狀態,也不用再壓縮休賽季的時間。

3.球員
熱身賽調整到位讓球員能健康出賽,另外在首輪季後賽時前六名的球隊可以有更充分的休息時間,而7~10名的球隊只要打五戰三勝,負擔也盡可能的減少。

提出這樣的想法絕對不是面面俱到,一定還有許多要調整的細節,但確實能夠兼顧到各個方面的考量,最重要的是達到保護球員的目的!總之為了避免像今年的傷兵潮,聯盟應該要再次討論賽制的安排,讓聯盟、球迷以及球員本身都得到最大的保障。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